公共管理评论

2006, (02) 109-12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扩大内需的结构和体制约束因素: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The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at Restrict Domestic Demand:The Scarcity of Basic Social Public Services

丁元竹

摘要(Abstract):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尽管如此,我国的内需不足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国目前的情况是,由市场决定的部分超值消费服务、物品和资源供给过剩,由政府或社会提供的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这是我国目前内需不足问题的实质。扩大内需政策要对国内需求结构进一步深入分析,把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和超值服务需求区分开来;要明确不同服务的需求主体及其规模,亟须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群体大都分布在乡村和中西部,人口规模巨大;要明确不同服务的供给主体及其责任,应该提供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从经济服务转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造成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在内需长期不足,经济发展受严重制约的情况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内需的根本性政策选择。

关键词(KeyWords): 扩大内需;基本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转变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丁元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