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评论

2024, v.6;No.21(04) 86-10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诉源治理的“减负”效应——政法逻辑与司法逻辑的竞争性视角
The Effects of a “Burden Reduction” on the Governance of Litigation Sources:A Competitive Perspective on the Political-Legal Logics and the Judicial Logic

孙昊辰,张铨,王翔

摘要(Abstract):

诉源治理是我国基于“枫桥经验”和多元解纷机制的制度性努力,是缓解人案矛盾与“诉讼爆炸”的有益尝试。然而在地方治理实践中,以“减负”为初衷的诉源治理反而时常陷入“增负”的困境。本研究从政法逻辑与司法逻辑的竞争性视角出发,选取C市W区人民法院为案例,深入挖掘基层诉源治理在实施过程中“欲减负却不能”背后的机制与逻辑。研究发现,政法逻辑与司法逻辑在诉源治理中相互影响,构建了横向和纵向的压力传导路径。在横向层面,“小权分散”与治理资源紧张引发了结构性压力;在纵向层面,上级的考核压力与基层“为民服务”的角色期望进一步加重了基层的负担。横纵交互的压力传导机制相互渗透、交织与碰撞,最终导致了诉源治理推行过程中的非预期效应。

关键词(KeyWords): 诉源治理;减负;政法逻辑;司法逻辑;法政治学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司法部2024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青年课题"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治理效能研究"(项目批准号:24SFB3006)的资助

作者(Author): 孙昊辰,张铨,王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