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电子监督创新实践的初步研究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novative Practices in China's Electronic Surveillance
任建明
摘要(Abstract):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腐败预防或电子监督实践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股浪潮,甚至创出了为数不多国际领先品牌。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海关系统的金关工程、深圳市和青岛市的电子监察系统为主要案例进行总结研究,对信息技术手段预防腐败的机理和优势进行分析和提炼,并基于这些见解对未来深化实践提出三项政策建议:①要在提升电子监督的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切忌好大喜功和形式主义;②中央政府应及早介入,推动电子监督实践试点的完善,并适时在全国进行推广和普及;③适时地深化我国监督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KeyWords): 腐败预防;电子监察;技术预防;电子监督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任建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相关信息参见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2002年8月5日。案例一我国“十二金”工程,转引自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f8eb1de2524de518964b7d34. html。
- [1]“金关”工程相关资料参见:“金关”工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19433.htm;张远国家“金关”工程.信息系统工程,1999,(10):12;“金关”工程构筑“电子口岸”.软件世界,2006,(8):21.
- [1]以上有关深圳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资料参见:系统简介.深圳电子监察网(www.dzjc.gov.cn) http://www.dzjc.gov.cn/default.jsp;闭恩高编写:《电子监察:中国未来廉政建设的新趋势——深圳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纪实》,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案例,CCC-08-88,2009年。
- [1]以上有关青岛市电子监督创新实践资料主要引自青岛市纪委监察局课题组的《信息网络技术在重要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及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报告》,2010年6月。
- [3]权力有效监督的三圈框架由任建明提出,相关研究内容参见:任建明等:《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研究报告》,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问题研究”子课题,2010年6月。
- [2]有关该理论框架的系统介绍,可以参见:任建明,杜治洲.腐败与反腐败:理论、模型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