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评论

2021, v.3;No.7(02) 26-4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弱激励如何发挥“指挥棒”作用?——基于W省省级机关单位绩效考核的案例研究
How Do Weak Incentives Play a “Baton” Role?——A Case Study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s of Provincial Agencies in W Province

朱茂莹,魏姝

摘要(Abstract):

越来越多的学者质疑和批判中国政府治理文献所隐含的"强激励"假说,并认为弱激励在特定情境下也能具有效力,然而既有文献并未厘清弱激励的概念内涵及其发挥作用的逻辑、机制与互动博弈过程。基于W省省级机关单位绩效考核的案例研究发现,价值排序优先于效率评判的相关实践总体上是弱激励而非强激励。激励强度渐弱之下的绩效考核能够发挥"指挥棒"作用的关键在于从"相对稳定"到"动态调试"的模式转变,即通过"技术权变""承诺兑现""利益补偿"等相互联系的作用机制对呈固化倾向的绩效考核展开适应性调节。研究结论不仅回应了关于公共部门激励强度问题的争论,而且弥补了弱激励研究中"功能性解释"的不足,同时也为变革中的政府治理和干部激励提供了政策启示,亦即领导决策层和绩效考核主体对考核对象实施分类考核与分类激励并维持博弈策略的动态模糊性、创新性和非常规性可以为绩效考核兼顾价值导向和激励功能创造实现的可能。

关键词(KeyWords): 强激励;弱激励;绩效考核;指挥棒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105);; 江苏省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优化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使命激励研究”(项目批准号:KYCX20_0052)资助

作者(Author): 朱茂莹,魏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