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构建我国立法后评估框架A Framework for Regulatory Post-Evaluation in China Based on Public Policy Theory
戴亦欣,唐恬
摘要(Abstract):
建立立法后评估制度,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立法后评估实践中存在评估目标表述多样但笼统、评估内容高度相似而评估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需要从公共政策评估理论入手对评估实践提供指导。本文紧扣法律评估实践中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分配和认证的核心要求,为我国立法后评估实践梳理了"结果评估—制度评估—目标评估"三阶段评估框架,并对不同阶段中的评估目标设定、内容确立、方法选择进行了设计。最后本文通过一个评估案例展示了该框架的应用。
关键词(KeyWords): 立法后评估;评估理论;制度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戴亦欣,唐恬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D/OL].新华网(2004-04-20)[2010-10-19].http://news. 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20/content_1430493_1.htm.
- [2]王晨、任桂芬.行政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构建[J].行政与法,2007(9):75-77.
- [1]《艾滋病防治条例》采用了严格的社会科学抽样和分析方法,是为数不多的成果后评估成果之一。
- [2]何经纬.中国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的方法论取向:走向实证主义[J].中国行政管理,2008(9):118-124.
- [3]丁贤,张明君.立法后评估理论与实践初论[J].政治与法律,2008(1):131-137.
- [4]2008年3月26日至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召开立法后评估研讨会,讨论立法后评估的相关问题,其中对于立法后评估的目标、内容设定以及方法选择是最具争议的三个问题。见郑金文.立法后评估探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后评估研讨会观点综述[J].楚天主人,2008(9):12-13.
- [1]汪全胜.法律绩效评估的发生机制——以国家主导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8a,3:46-53.
- [2]汪全胜.法律绩效评估的“公众参与”模式探讨[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6):19-29.
- [1]汪全胜.立法后评估的标准探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3):92-96.
- [3]费希尔.公共政策评估[M].吴爱明,李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 [4]Gronlund N E.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Teaching[M].New York:Macmilian,1985.
- [1]Smith E R,Tyler,R W.Appraising and Recording Student Progress[M].New York:Harper and Brothers,1942.
- [2]Cuba E,Lincoln Y.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M].Newbury Park,CA:Sage,1989.
- [3]沈宗灵.权利、义务、权力[J].法学研究,1998(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