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研究——基于地级市数据的分析Applications for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Disclosures by Local Governments:An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Prefectural-Level City Data
张秀吉,孟庆国
摘要(Abstract):
依申请公开是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民众和社会对信息需求不断增加,依申请公开越来越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了全国拥有网上信息申请系统的200多个地级市,向每个城市的3个不同部门发送了超过1500份信息申请,根据其答复情况,从网络申请现状、申请回应情况展开分析,特别是从答复率、及时性、规范性、提供率等方面,深入探讨了目前我国地级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基本情况。文章从上级压力、民众信息需求压力、信息敏感性与公开风险、公开传统等方面剖析了其对于依申请公开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依申请公开;答复;影响要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意识形态视域下的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研究”(批准号:15ZDA0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批准号:16BGL155)
作者(Author): 张秀吉,孟庆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章第九至第十三条。
- (2)吕艳滨:《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完善路径——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实证研究的分析》,《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74~79页
- (3)魏成龙、王东帅、魏荣桓:《中国地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问题研究——基于2009~2014年29个省份的数据》,《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7期,第24~29页。
- (4)陆幸福:《论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之制度改进》,《法学》2013年第4期,第74~80页。
- (1)吕艳滨:《如何理解依申请公开中的政府信息概念》,《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8期,第13~15页。
- (2)陆幸福:《论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之制度改进》,《法学》2013年第4期,第74~80页。
- (3)上海市2004~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文本可见“中国上海”门户网站。
- (4)傅荣校、吴琦:《我国大陆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程度评价——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分析》,《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6期,第48~52页
- (5)魏成龙、王东帅、魏荣桓:《中国地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问题研究——基于2009~2014年29个省份的数据》,《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7期,第24~29页。
- (1)汪雷、殷竹茹:《地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安徽省政府为例》,《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8期,第48~50页。
- (2)费丽芳:《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实证分析——以浙江省11个市政府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第101~110页。
- (3)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法律出版社,2011,第17页;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中国行政透明度观察报告》,法律出版社,2013,第19页;李媛媛等:《国家治理透明度报告(2015)》,法律出版社,2016,第116页。
- (4)目前,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整成熟的依申请公开体系。长期以来,基于客观数据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的评估评价的区分度已越来越低。
- (1)所谓“申请案例”,即向政府各部门发出的具体信息申请。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
- (1)吕艳滨:《依申请公开制度的实施现状与完善路径——基于政府信息公开实证研究的分析》,《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74~79页。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条。
- (2)《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2012年4月。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四条。
-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3号)明确提出,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信息公开工作.及时客观准确规范发布有关信息.同步公布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和进展情况。加大食品药品行政审批、执法检查、案件处理、查缉走私等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公开制度。做好重点整治工作信息公开。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保健食品等公众尤其关注的问题,公开重点治理整顿的相关信息。
- (1)王汉生等:《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2)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第105~125页。
- (3)Oi,J.C.,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 (4)周雪光、练宏:《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80~96页。
- (5)Lorentzen,P.and P.Landry,et al.."Undermining Authoritarian Innovation:The Power of China's Industrial Giants."Journal of Politics,2014(1),pp.182-194.
- (1)Deng,S.and J.Peng,et al.,"Fiscal Transparency at the Chinese Provincial Level,"Public Administration,2013(4),pp.947-963.
- (2)Piotrowski,S.J.and G.G.Van Ryzin,"Citizen Attitudes Toward Transparency in Local Government,"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7(3),pp.306-323.
- (3)Liang,M.,What Drives Fiscal Transparency?Evidence from Provincial Governments in China,The 1st Global Conference on Transparency Research,Rutgers University-Newark,2011.
- (4)Yang,G.,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Citizen Activism Online,New York;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 (1)赖诗攀:《问责、惯性与公开:基于97个公共危机事件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第2期,第18~27页。
- (2)据统计,广东、上海、湖北、重庆、山西等15个省级单位在2008年之前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