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评论

2011, v.11(02) 75-83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试论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非意识形态性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The Non-ideological Nature of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 in China's Development

张严冰

摘要(Abstract):

英国甘布尔教授提出一个理解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路,即古典理论实际上大都隐含着三种自成体系但又相互联系的话语,包括政策话语或实践话语、理想话语、科学话语。本文尝试对西方新政治经济学,大体包括比较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根据此三种不同的话语进行解析,并讨论比较政治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现实意义。首先,笔者简单地评介甘布尔关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具有三种话语的观点,引入意识形态的概念;其次,在第二部分尝试把新政治经济学解构成三种话语并分析它们的意识形态性;最后,从三个角度分析比较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比较政治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严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