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有效性研究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Aareement under the WTO
宋雅琴
摘要(Abstract):
中国政府加入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谈判正在紧张进行中,评估这一国际制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政策意义。本文综合国际政治理论的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关于国际制度的核心观点,构建以"权力稳定"、"利益实现"、"观念内化"为要素的概念框架,进而利用大国履约程度、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程度以及成员方和非成员方对政府采购贸易自由化理念的接受程度这三个操作指标对协议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政府采购协议是一项形式高效、实质低效的国际制度,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谈判进程中宜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
关键词(KeyWords): 国际制度;有效性;政府采购协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宋雅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GPA是WTO体系的诸边协议之一,WTO的成员方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加入这一协议。目前,GPA共有41个成员方,约为WTO成员总数的1/4,主要是经济发达的WTO成员。中国在加入WTO时曾经承诺将“尽快”开始加入该协定的谈判。有关GPA介绍参见以下文献:刘慧.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于安.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对我国国内制度的影响.法学,2005,6:29-35。
- [1]奥兰·扬.国际制度的有效性:棘手案例与关键因素//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86-224。
- [2]同上。
- [3]贾烈英.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以联合国为例.国际政治科学,2006,1:86-116。
- [4]朱杰进.国际制度缘何重要——三大流派比较研究.外交评论,2007,4:92-96。
- [5]袁正清.国际制度研究:理论、实证、趋势//李慎明,王逸舟.2005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41-261。
- [1]史明涛.国家正向和反向参与国际制度:一个国际国内制度互动的解释.国际观察,2009,2:57-64。
- [2]Keohane R O.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two approach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88,32(4): 379-396;Keohane R O.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essay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Westview,1989.
- [3]Keohane R O.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 [4]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 [5]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李小华,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 [1]朱杰进.国际制度缘何重要三大流派比较研究.外交评论,2007,4:92-96。
- [2]随新民.国际制度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学术探索,2004,6:69-74。
- [3]贾烈英.国际制度的有效性:以联合国为例.国际政治科学,2006,1:86-116。
- [4]曹亚斌.论国际制度变迁中的国家权力.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2-55。
- [1]Mosoti V.The WTO Agreement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a necessary evil in the legal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 in the poor wor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aw,2004,25: 593-638.
- [1]资料来源: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gproc_e/disput_e.htm.
- [1]关于经济刺激资金在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企业和大众之间的分配,参见美国公益记者网站propublica,http://www.propublica.org/special/the-stimulus-plan-a-detailed-list-of-spending.
- [2]美国国货条款要求使用《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ARRA)资金进行的公共建筑或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改造、维护与维修中使用的所有钢铁和制造品必须产自美国,除非该规定的实施不符合公共利益,相关产品在美国生产不足、供应不足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该规定的实施将导致整个工程成本上升25%以上。此外,国货条款的实施应与美国在国际协议中承担的义务相一致。
- [3]宋雅琴.美国政府救市过程中政府采购相关措施的法律评价——以WTO《政府采购协议》为参照系.上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2009年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2009。
- [4]骆珊珊.奥巴马贸易战从加拿大打响[EB/OL].(2009-05-21)http://www.jiaoyitong.com/cjnews/ cjnews_show.php?id=33501.
- [1]Arrowsmith S L.Developing multilateral rules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a new approach in the WTO.Public Procurement Law Review,1996,5:145-147:Arrowsmith S L.Reviewing the GPA:the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urilateral agreement after Doha.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2002,5(4):761- 790;Arrowsmith S L.An assessment of the new legislative package on public procurement.Common Market Law Review,2004,41:1277-1325.
- [2]Hoekman B M.Multiateral disciplines on government procurement:what's in it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B/OL].[2010-03 18]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 abstract_id=291200.
- [1]多哈回合之后,塞浦路斯等12个东欧国家随着欧盟的扩张先后成为GPA的新成员方。2008年中国台北成为GPA的成员方。目前,在GPA的观察员中,还有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中国、格鲁吉亚、约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安曼、巴拿马等国正在进行加入GPA谈判。无论是新加入的成员方,还是正在展开谈判的观察员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他们都是被动参与GPA谈判过程中来。欧盟的13个新成员方加入GPA是其加入欧盟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相比开放本国政府采购市场,加入欧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显然更加显著。中国台北以及目前正在进行谈判的几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均是因为在加入WTO的过程中承诺将尽快启动加入GPA谈判。与加入WTO的利益相比,政府采购市场显然也是局部利益。换言之,这些国家多是被动参与GPA谈判过程。
- [2]斯里瓦斯塔法.要透明度,还是要采购?——WTO的政府采购透明度谈判.WTO经济导刊,2004,6: 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