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管理体制“政府化”演变的理论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s—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Governmental ization of Chinese Industrial Parks
殷存毅,何晓裴
摘要(Abstract):
开发区已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开发区"精简高效、小机构、大服务"的管委会体制曾以体制创新的优势,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实现工业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开发区的不断扩展,其管理体制却也逐渐发生了"政府化"的演变,与当初设定的管委会体制渐行渐远,进而弱化了开发区的体制创新实验和高效发展功能。开发区管理体制为何出现"政府化"的演变?开发区若要继续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改革实验平台,需要什么取向的管理体制变革?这就是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为此,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从产权界定和外部性展开对开发区管理体制演变逻辑的分析,并通过比较分析,对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向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开发区的初始产权界定使相关利益主体间存在权利与责任不对称的矛盾冲突,而开发区空间面积不断扩张所衍生的外部性又使得这种矛盾不断放大,导致开发区原有管理体制失灵。在深化体制改革方兴未艾的当下,开发区要为产业升级和转变增长方式做"引领者"或先行先试者,就应该坚持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体制深化改革,而不是走"政府化"的回头路。
关键词(KeyWords): 开发区研究;制度变迁;新制度经济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殷存毅,何晓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政府化”描述的是开发区管理体制变化特点,即开发区原有管理体制是政府派出机构的管委会体制,管委会不是一级政府也不承担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但在发展过程中有的逐渐演变为一级政府,更多的则是承担了日益增多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 ①李志群.开发区大有希望(上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杜,2011:7.
- ②根据李志群主编《开发区大有作为》(上)中提供的数据测算,参见该书第35~36页。
- ①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51.
- ②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166.
- ③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97.
- ④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 ①Gary King,Robert O,Keohane,Sidney Verba.Designing Social Inquiry[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es,1994:3-7.
- ②如果是国家级开发区,上级政府就是中央政府有关部委;如果是省级开发区,上级政府就是省政府有关局委办。
- ①例如,A市国家级开发区的所属地方政府是A市政府.但该开发区是坐落在A市的B区或乡镇,B区或乡镇政府就是该开发区的在地政府。
- ②根据调研,这笔“开办费”的数量各地不一,少者20多万,多者数百万,但这对于开发区的发展需要可谓杯水车薪。
- ③根据调研,所谓“滚动式发展”,就是“借贷—开发—再借贷—再开发”的滚动开发。致使开发区从开始就必须以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为主,同时以土地出让金收入为主要(还贷)财力来源。
- ①开发区的GDP总量及增长率和财政税收不进入在地政府辖区的统计.而是归属属地政府的统计。
- ②汤志林·殷存毅.治理结构与高新区技术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8-132.
- ①李志群.开发区大有希望(上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36.
- ①属地政府对开发区领导干部具有任免权,并具体负责为开发区提供相关发展资源,这就足以导致开发区必须服从属地政府的发展需求。
- ⑦李志群.开发区大有希望(上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18-20.
- ①参见殷存毅主持的昆山产业创新研究院2013年课题“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治理体制研究”。
- ②根据笔者分别在苏州地区、北京亦庄调研所得数据。
- ③根据下列数据计算:1平方公里=1500亩,1亩=666.67平方米。按“滚动开发”惯例,1平方公里的1/3即500亩用于商住用地开发,20.1平方公里的1/3即6.7平方公里用于商住用地开发。另外,考虑到土地因区位不同而价格会有所不同,苏州地区的商住用地价格取250万元/亩为均价,北京亦庄取4 000元/平方米为均价。苏州地区的开发区和北京亦庄开发区都在2008年前的56个开发区之列。
- ①根据笔者的调研所得数据。
- ②孙颖.“经开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4;27.
- ①Coase R 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
- ①根据孙颖在其学位论文《“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问题研究》的研究发现,北京市开发区与大兴区两区行政资源整合以后,分别从大兴区和开发区招商部门选调干部组建了联合招商小组,统一招商,统筹布局,涉及大兴区的项目在项目人区谈判及各种会议中须协调大兴有关部门领导及人员,增加了一定的时间成本。而且在项目人区之后,两区的各项审批依然是各自为战,开发区各部门负责审批落户开发区的项目,大兴区各部门负责审批大兴区的项目。开发区各部门因为享有大部分市级委办局的权限,在项目审批上相对高效,但大兴区仍然需要层层审批,自主权较小,在项目审批流程上没有任何优势。
- ①参见新竹科技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
- ②徐世荣.浮滥徵收与土地正义.http://www.taiwanwatch.org.tw/magazine/vl3n4/4-13.pdf.
- ③解鸿年.科技园区与区域发展[D].上海:同济大学,2008.
- ④廖建锋.李子和,夏亮辉,等.新竹科学工业园的发展状况和成功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4,24(5):84-86.
- ⑤殷存毅,汤志林.纵向治理结构、资源配置与创新网络:中关村与竹科的比较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5:52-54.
- ①王建民.新竹:台湾IT业的摇篮[J].世界经济,2000,2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