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评论

2019, No.31(02) 159-176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福利国家的建构性诠释——评《正义的制度:福利国家的政治和道德逻辑》
A Construc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A Review of Just Institutions Matter:The Moral and Political Logic of the Universal Welfare State

许中波

摘要(Abstract):

应当如何看待福利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极具代表性的瑞典全民福利国家的政策演进和改革历程尚存有哪些未被挖掘的经验和启示?博·罗思坦从政治过程和制度分析的视角出发,继续寻求为全民福利国家申辩,他将规范性的哲学思辨和经验性的政策过程融会到一个建构性的分析框架中,据此集中诠释瑞典全民福利国家形成的政治和道德逻辑,指出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之间的交互影响,进而为理解当代福利国家的运行困境和改革取向带来新思路。本文在归纳罗思坦提出的建构性政治理论及其概念谱系的基础上,围绕书中两个重要的论述方面——福利国家形成的制度逻辑、福利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讨论,借由"正义的制度"核心理念以及20世纪末的相关福利改革动向和理论,为我国未来的福利制度建设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理路。

关键词(KeyWords): 福利国家;制度逻辑;建构性理论;公民社会;福利改革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推进'人的城镇化'重点难点问题研究”(14AZD025)资助

作者(Author): 许中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