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评论

2024, v.6;No.21(04) 5-27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公共行政的“问责”概念:来自中国话语的论域剖析
“Accountabilit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Field:Analyzing Based on the Chinese Discourses

李延伟,谢程远,张翔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我国公共行政学者围绕问责这一概念开展大量研究,但不同学者对于问责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不仅可能会阻碍概念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发展,也不利于经验研究的开展与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为此,本文首先梳理西方公共行政学界的问责概念,认为“契约—等级”的关系差异是造成中西方问责概念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借助文献梳理和逻辑演绎,归纳总结我国公共行政领域的问责研究中主要呈现出的四种理解向度,即作为机制的问责、作为制度的问责、作为关系的问责与作为自律的问责,并对这四种理解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论证,尝试厘清问责这一概念的本质与特征。这四种理解既可以作为一项“元框架”,塑造具有共识性的问责概念,同时也为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分野提供了新的考察视角。期待这四种理解能协助我国公共行政学者积极发现问责实践、挖掘问责经验、发展问责理论,为构建中国问责话语体系作出原创性理论贡献。

关键词(KeyWords): 公共行政;问责;中国话语;制度;自律;关系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精准问责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BZZ036)的资助

作者(Author): 李延伟,谢程远,张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