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评论

2025, v.7;No.22(01) 5-32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数字企业家的特质、图式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中国场景的探索性分析
Characteristics, Categori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Digital Entrepreneurs: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徐雅倩,宋锴业

摘要(Abstract):

规模庞大的“数字企业家”群体,通过提供创新服务、创造新的竞争环境,提升了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整体繁荣和福祉,成为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行政、数字创业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公共服务的案例场景,对中国北部、中部、南部三个省份的十四个市、县(区)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分析政府部门的数字企业家的生成机制、特质表现及其不同的类别图式。研究发现,作为政府组织推行数字化创新的关键行动者,数字企业家兼具数字特质、企业家特质、科层特质和创新特质。这些特质的差异,源于权力生产、技术生产和中途退场这三种重要机制,数字企业家也因此形成不同的类别图式,进而促成了差异化的政府与数字企业合作模式以及数字化创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企业家的理论内涵及其特色,对数字企业家理论建构及其有效性提供了直接而翔实的经验证据。中国的案例表明,数字企业家不仅关乎市场治理问题,而且在国家设计和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政策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治理意义和政策意蕴。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以数字企业家为关键主体的创新数字生态体系建设,明确分工角色并构建有效的行为激励机制。

关键词(KeyWords): 数字企业家;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扎根理论;探索性分析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中国政府的数字企业家研究:群体画像、创新行为与影响因素”(项目批准号:72304258);;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地方政府数据要素治理的创新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ZR2023QG094)的资助

作者(Author): 徐雅倩,宋锴业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