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概念、民主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重读乔万尼·萨托利的《民主新论》Democratic Concepts,Democratic Practices,and their Enlightenment in China——Re-reading Giovanni Sartori's New Theory of Democracy
龙雪岗,程熙
摘要(Abstract):
一方面,随着西方民主理论的发展,多党之间的竞争性选举成为衡量民主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输入式的民主在非西方国家的迅速蔓延造成民主的混乱。萨托利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及横向的现实维度对民主进行正本清源,试图以自由主义民主观为理论根基,以优化民主形式为抓手来实现对"选主"的超越,这对坚持中国的实质民主具有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KeyWords): 民主;选主;实质民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龙雪岗,程熙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美]艾伯特·赫希曼:《欲望与利益》,李新华、朱进东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第125页。
- (1)[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47页。
- (1)[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460页。
- (1)[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530页。
- (2)[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395-396页。
- (1)[英]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第61页。
- (2)程同顺、张国军:《民主的回归——从选举民主到过程民主》,《探索》2012年第1期。
- (3)[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490页。
- (1)[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138页。
- (2)[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331页。
- (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第2页。
- (1)马德普:《协商民主是选举民主的补充吗》,《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4期。
- (2)转引自王绍光主编《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欧树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第14页。
- (3)王绍光主编《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欧树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第90页。
- (1)[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第707页。
- (2)林尚立:《复合民主: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35页。
-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95页。
-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第39页。
- (6)《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442页。
- (1)[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第48页。
- (2)[美]乔治·M.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 (3)林尚立:《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得以成长的基础》,《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