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政策工具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Improving th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of China's Wind Power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irms by Policy Instruments:A Study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Method
智强,高一芳
摘要(Abstract):
风能作为一种成本接近于常规能源、技术发展相对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面对风电市场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及产业规模迅速发展,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却发展缓慢。政府需要平衡对市场和技术的干预以促进本国产业技术能力的进步,消除本国产业在国际化影响下的市场失灵,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政策对微观层面——企业的干预角度出发,提出分析当前中国促进风能设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政策工具的"技术市场,供方需方"二维分析框架,并基于该框架尝试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政策工具作用于企业过程,进行系统仿真。通过政策仿真试验,本文将各类政策工具对不同特征的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进行对比,最终得出提高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风电;技术能力;技术创新;仿真;政策试验;系统动力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中国风电产业创新模式与公共政策研究”资助
作者(Author): 智强,高一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政策相关文献统计数据基于北大法宝数据库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文献中心数据库。
- [2]GWEC,Global wind rt 2009,p.27,文档来源:http://www,gwec.net/fileadmin/documents/publications/ Global wind 2007 report/GWEC Global Wind 2009 Report LOWRES 15th.%20Apr..pdf.
- [3]李建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
- [1]Jean Guinet and Wolfgang Polt,Introduction:New Rationale and Approaches i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licy,October 1998,http://www.oecd.org/document/16/0,3343,en_2649_34273 1813968 1_1_1 1,00.html.
- [2]乔治·泰奇.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苏竣,柏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4-65。
- [3]李建民.技术扩散、技术垄断与中国科技战略转变.中国科技论坛,2006,3(2):20。
- [4]Roy Rothwell,Walter Zegveld.Reindustrialization and Technology.Longman Group limited,1985:83.
- [1]索晨霞.论创新政策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经济与管理研究,1998,6。
- [2]程华.美国网上零售的成功:渐进式创新.经济管理,2003,1。
- [3]胡明勇,周寄中.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理论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科研管理,2001,1。
- [4]张雅娴,苏竣.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及其在中国软件产业中的应用.科研管理,2001,4。
- [5]邢怀滨,苏竣.均衡与演化框架下的技术政策比较.科学学研究,2004,5。
- [6]赵筱媛,苏竣.基于政策工具的公共科技政策分析框架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5。
- [7]丹尼斯·米都斯,等著.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该报告是罗马俱乐部关于世界性问题的首份报告,报告中通过对现有世界人口、工业发展、污染、粮食以及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全球性系统动力学建模,通过预测认为,按照当前的趋势发展,增长的极限将发生在未来的100年内,并且人口、工业生产等方面将发生突然和不可控制的衰退。
- [8]钟永光,等.系统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9:7-8。
- [1]钟永光,等.系统动力学.科学出版社,2009:8。
- [2]杨文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成长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6。
- [3]William D.Nordhaus.Rolling the“DICE”:an optimal transition path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es.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1993,15(1 ):27-50.
- [4]翟高粤.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动态模拟——以江苏如皋为例[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硕士论文。
- [5]杨钢,薛惠锋.高校团队内知识转移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6)。
- [6]梁玺.开放条件下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以汽车产业为例[D].北京:清华大学,2009。
- [7]排名根据各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发展状况进行排序,参考GWEC,Global wind 2009 report,p.10。
- [1]表格参考Joanna I.Lewis的等人文章。Joanna I.Lewis,Ryan H.Wiser.Fostering a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 industry: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wind industry policy support mechanisms.Energy Policy, 2007,35:1844-1857.
- [2]王欣.我国促进风电技术自主创新的政策工具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 [1]Pruyt E.What is system dynamics? A paradigmatic inquiry.System Dynamics Society,2006,135.
- [1]本文在梁玺(2008)关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中的企业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我国风电产业特征,从市场—技术视角对模型进行修改并引入了政策变量作为本文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
- [2]因果概念模型图(causal loop)中,箭头起点的变量影响或决定箭头指向的变量,箭头上的加号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关系是正方向的,即当自变量增大时会引起因变量增大,体现在数量逻辑上,可以为自变量通过加、乘、积分等数学逻辑得到因变量。箭头末端的减号表示当自变量减少时会引起因变量减少。数学逻辑包括通过对自变量进行减去、除以或微分等运算,得到因变量。为了清晰体现模型中最主要的逻辑关系,我们只提取最主要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 [1]资料来源于www.goldwind.cn,本文基于金风科技2001 2009年的公开数据。
- [1]高一芳.合资铁路公私合伙制项目定价问题的动态系统建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9。
- [1]Gao Yifang.Continuous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of Non—MORs Railway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n Heilongjiang.TU-delft TPM Faculty,2009.
- [1]高一芳.合资铁路公私合伙制项目定价问题的动态系统建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