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何以实现——晋江服装品牌群的个案研究How to Achieve Industrial Innov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Jinjiang Clothing Brand Group
李拂尘
摘要(Abstract):
晋江市被称为中国的"品牌之都",其中最耀眼的品牌群体便是服装。本文要回答的现实疑问是,晋江服装的品牌创新为什么能够实现?要回答的理论问题是,在中国特有的地域市场环境下,产业创新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三点基本结论。第一,先行企业和跟随企业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愿与足够的创新能力是产业创新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第二,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受其内在机制的影响。然而,产业创新的内在瓶颈使得跟随企业无法走向广泛的成功,需要地方政府对产业创新进程施加影响。第三,晋江市政府扮演着"催生者"的角色。在产业创新面临内在瓶颈时,既致力于增进跟随企业的创新意愿,也致力于增进跟随企业的创新能力,促成了晋江服装品牌群体的异军突起。晋江市政府的行动本质上是借鉴先行企业,引导跟随企业,是在先行创新基础上采取的诱导性措施,意义在于推动晋江服装产业创新从先行企业的自发性创新向政府因势利导的诱导性创新转变。
关键词(KeyWords): 品牌创新;晋江服装;内在瓶颈;地方政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李拂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引自泉州网http://www.qzwb.com/dywhzd/content/2014-06/26/content_4882998.htm。
- (2)世界服装的三大制造中心为东欧、中南美及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
- (1)Nelson R.&S.Winter,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Harvard University,Cambridge,MA:Belknap Press,1982.
- (2)黄凯南:《企业和产业共同演化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2011。
- (2)Wu Y,,A Political Explanation of Economic Growth:State Survival,Bureaucratic Politics,and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 Making of Taiwan's Economy,1950-1985,Harvard University Council on East Asian,2005.
- (3)发展理论的关注点在于政府是如何影响产业发展的,诸多学者在辩论东亚经济模式时,就形成了许多出色的论著。在对市场亲善论和国家推动发展论的驳斥和整合中,两派理论脱颖而出:其一是青木昌彦的市场增进论,其二是林毅夫的新结构经济学。他们的理论预设和逻辑演绎过程不同,但都将产业发展看作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协调的结果,更加关注政府对企业发展能力的影响。
- (4)青木昌彦首先对市场的含义作出了更宽泛的界定,使其能够涵盖整个民间部门的协调秩序,民间部门包括市场、企业内部、中介机构。
- (5)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青木昌彦、张辰宁:《东亚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新诠释:市场增进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6期,第48~57页。
- (6)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1)Walder A.G.,"Local Government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1(2),1995,pp.263-301.
- (2)Oi J.C.,"Fiscal Refonn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45(1),1992,pp.99-126.Oi J.C.,"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China Quarterly,144(4),1995,pp.1132-1149.
- (3)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00~115页。周飞舟:《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第77-89页。
- (4)科斯:《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中信出版社,2013。
- (5)李拂尘:《政企互动与产业变迁:基于晋江男装的分析》,《公共管理评论》2016年第1期,第73~91页。
- (1)Powell B.,"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Did it create an east asian miracle?"The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18(3-4),2005,pp.305-323.
- (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1)2001年,晋江市政府提出品牌运营和上市运营并行的“双翼计划”。
- (1)引自许连捷在2007年晋江企业千人大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