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政策的特征The Targets of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Policy
魏凤春
摘要(Abstract):
本文论述了政府的行为目标,目的在于探讨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对政府行为目标的论述经历了从"天堂模型"到个人效用最大化模型的转化。财政压力决定了政府行为目标是动态化的,在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的博弈中,政府的行为目标随着财政压力周期变动。因此,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权利的分配,偏好短期报酬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常态,公共政策操作多是"穷则思变"的结果,权威在公共政策操作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KeyWords): 行为目标;财政压力;风险;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魏凤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②芬尼·基德兰德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Finn Kydlard and Edward Prescott,1977)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他们认为,在长期和短期中决定经济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因此,人为地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是无意义的。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经济学家认为政策就是用于短期的,短期的政策操作与长期的经济周期研究应该分开进行。如樊纲(1997)认为宏观政策是用来熨平经济波动的短期操作,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短期的”理论,它所研究的只是一些总量关系的调整(源自杰弗里·萨克斯,费里普·拉雷恩,宏观经济学与开放的中国.见: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序言6~20)。
- ①张五常认为,传统的分析中,组织或制度学或各种经济体制的运行从来没有被放到适当的位置上。(Steven.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见: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