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归因分析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ial Patterns and Incentives in the Patterns of Environmental Mass Behavior
董亚楠,关欣,白杨,叶中华
摘要(Abstract):
近年来,我国环境类群体性事件多发。在什邡钼铜事件、启东事件、宁波PX事件等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地方政府都选择顺从民众意愿作为冲突化解的方式。这些案例为分析地方政府在环境类群体性事件中惯常采取"顺从式行为"的原因提供了可能。本文选取什邡钼铜事件这一典型案例,运用认知制度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制度维度和认知维度分析政府"顺从式行为"的产生机制,并在对"顺从式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政府理性回应环境类群体性事件的政策建议,避免政府在环境类群体性事件的解决过程中出现绝对性失语。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类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冲突化解;顺从式行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董亚楠,关欣,白杨,叶中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冯洁,汪韬.“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N].南方周末,2012—11—29(B9).
- ②O'Hare M."Not on My Block You Don't":Facility Siting and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Compensation,25 Pub[J].Pol'y,1977,407:438-56.
- ③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9,12:102—114.
- ④陶鹏,童星.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南京社会科学,2010,8:63 68.
- ①程雨燕.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其法律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2:46—49.
- ②刘细良,刘秀秀.基于政府公信力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3,S1:153—158.
- ③张萍,杨祖婵.近十年来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简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3—61.
- ④张有富.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诱因及其化解[J].传承,2010,33:122—123,+127.
- ⑤李萍.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与应对[J].探求,2010,5:70—75.
- ⑥程雨燕.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其法律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2:46—49.
- ⑦童志锋.历程与特点:社会转型期下的环境抗争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08,6:85—90.
- ⑧郭荣波.论环境性群体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3,4:83—84.
- ⑨商磊.由环境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成因及解决路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26—130.
- ①郭尚花.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内外因分析与治理策略[J].科学社会主义,2013,2:99—102.
- ②余茜.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应对之策——基于政府回应性视域F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6:9—13,+22.
- ③程雨燕.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其法律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2:46—49,81.
- ④Stern E K.CrisisDecisionmaking:A Cognitive Institutional Approach[M].Sweden:Swedish National Defence College,2003:33-48.
- ①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3:30—40.
- ②SUNSTEIN C R.Infotopia:How Many Minds Produce Knowledg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2006.
- ③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7-18.
-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0.
- ①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91.
- ②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7—31.
- ①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 ②戚建刚.风险规制过程合法性之证成——以公众和专家的风险知识运用为视角[J].法商研究,2009,5:49—59.
- ③Neil J.Smelser.Theory of Collective Behavior[M].Free Press,1962.
- ④Arnstein sherry.R.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the Royal Town Planning Institute,April,1971.
- ①于建蝾.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05 113—118.
- ①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
- ②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
- ③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38.
- ④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J].学习与探索,2009(5):113一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