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目标再定位的思考与实践Reflections and Practice on Repositioning China's MPA Training Objectives
沈勇,曹峰,彭宗超
摘要(Abstract):
我国MPA培养目标是十几年前为满足初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确立的。世易时移,在当代全面改革深化和教育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传统定位存在同质化、模糊化和过渡专业化的共性问题,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时代发展的纵向要求、国际比较的横向视野和办学主体的差异化优势的角度提出了MPA目标再定位的思路。最后,作者以清华大学MPA培养改革实践为例,总结了MPA培养目标再定位的经验、做法和效果。
关键词(KeyWords): 公共管理硕士;培养目标;定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1年清华大学MPA教育改革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沈勇,曹峰,彭宗超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①王乐夫,周超.哈佛MPA教育模式在中山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5(9):67-72.
- ②黄联平.中美MPA教育的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23.
- ③课题组相关成员曾先后赴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等进行调研。本文资料除标注外,均来自上述调研和有关机构网站。
- ④徐林.基于公务员能力提升的我国MPA教育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90-92.
- ①沈勇,程文浩.中美MPA教育发展比较:基于互联网调查的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11(11):48-57.
- ②娄成武,杜宝贵.中美MPA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2):16-20.
- ③袁兆国.试析提高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质量[J].中国校外教育.2009(8):196.
- ④陈光.我国MPA教育的现状与趋势[J].学术动态,2005(4):24-27.
- ⑤陈振明.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MPA教育及其课程的设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3):72-76.
- ①小铭.北欧MPA教育中领导能力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3(1):50.
- ②张再生.张廷君.基于中国公务员能力素质结构模型的MPA课程体系再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8):42-47.
- ①菲利普·科特勒,凯伦.F.A.福克斯.教育机构的战略营销[M].庞隽,陈强,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212.
- ①王乐夫,周超.哈佛MPA教育模式在中山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5(9):67-72.
- ②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MPA培养院校教育工作总结[C].昆明,2013.
- ①Self study instructions(2011)[R].NASPAA STANDARDS,2009.